| 模型种类。(5)道路网络的分层数量。
 (6)道路元素分离的原则。
 (7)复杂要素的表达能力。
 3. 平面位置精度
 (1)道路线的几何形状与实际道路形状的吻合度。
 (2)POI点的街道侧向性。
 (3)地物空间关系。
 4. 路网属性丰富程度和质量
 将路网属性分为必须和扩展两部分,分别考察各单位采集路网属性数据的丰富程度和正确性。主要属性项目如下:
 (1)道路等级(主要考察分级的数量)
 (2)道路形态(主路/辅路/高架路/平交路口内部路等的分类详细程度)
 (3)通行方向
 (4)道路长度、道路宽度、道路高度、道路名称
 (5)道路分层(用于规划路线的路网的分层数量)
 (6)路口交通限制
 (7)路口类型(路口分类的详细程度)
 (8)车道数
 (9)收费标识
 5.背景属性丰富程度和质量
 将背景属性分为必须和扩展两部分,分别考察采集背景属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主要是地物分类、地物名称情况以及正确性。
 6.POI属性丰富程度和质量
 将POI属性分为必须和扩展两部分,分别考察采集POI属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主要内容是POI名称、POI属地、被关联路段、门牌地址、电话等情况,检查各属性描述的正确性、合理性。重点检查重要和常用的POI信息。
 7. 交通路网质量
 交通路网质量主要考察:导航点正确性,路网的连通性,道路完整性。
 8. 显示画面质量
 显示画面质量主要考察视觉满意度,包括地物分布的均称合理性,注记分布合理性,数据比例尺度的合理性,背景和道路的几何位置关系的正确性,相邻尺度的画面效果梯次变化合理性等。
   六 导航地图产品测评(一) 测评环境
 1.参评产品至少配备若干个城市的数字地图,以及全国地区的城际数字地图。城市的范围由协会提前3天临时指定,其它地区的数据不限。
 2.将1款中规定地区的导航地图产品装载到参测单位自备的车载导航设备上,由参测单位人员按照评委的要求逐项操作。
 3.测评分为室内测评和实地测评两部分。实地测评所需的车辆由参测单位自备。测评地点在北京。
 (二) 室内测评
 室内测评项目和“导航地图数据库测评”基本相同,不再累述。
 (三) 实地测评
 实地测评主要有三项:路网检查、POI数据检查和引导数据检查。
 (此项检测将尽量排除软件带来的影响)
 1.路网检查
 路网检查主要采用先计算路线,然后进行实地检测的方法进行。
 评委针对不同的测试目的设计若干条路线,各台设备计算相同的路径,比较规划出的路线与公认合理的路线之间的吻合程度。必要时选出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实地导航检测。
 2.POI数据检查
 评委设计若干条路旁具有已知POI的行车路线,沿途检查POI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检查:
 (1)POI名称、分类、道路侧面位置的正确性。
 (2)这些POI与道路的相关性。相关性分为:不相关,和单导航点相关,和多导航点相关。
 (3)检查多出入口位置的正确性。
 3.引导数据
 评委针对不同的测试目的设计若干条路线,主要检查路线引导数据丰富程度和正确性、合理性。
 (1)规划路线后首先在室内进行模拟导航,重点检查引导过程的合理性。
 (2)在室内测评的基础上,选出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实地导航检测。即在沿规划路线行进的过程中,检查引导显示数据和引导语音提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重点检查与实际交通条件的吻合程度。
 
 
 |